第107节(1 / 3)
萧沁瓷不动了。
她心无波澜。事实上?连天子都能说换就换,除非真的无可替代,朝臣们对自己的定?位拎不清楚,她却清醒得很。
……
平宗朝时吏治混乱,皇帝即位后花费了数年?功夫才慢慢将其变得清明,修典之事也是顺应而生。
明成十?一年?修典完成,此后循定?制治政,又颁文书昭告天下,要?百官研习。
萧沁瓷在两仪殿再遇王韧,他前段时日上?书乞骸骨,折子被留中,皇帝没应。他今次便是再来上?书致仕的。
距离上?一次王韧的御前谏言已经过去了七年?,萧沁瓷却觉得好似在昨日。
挑了这?样一个时机不得不让萧沁瓷怀疑他的动机。
但王韧似乎铁了心要?走,非是以此作为威胁,最终皇帝让萧沁瓷定?夺,她在良久的沉默之后应了王韧所求。
王韧叩首:“臣,叩谢圣人天恩。”
萧沁瓷看着王韧退出?殿外,想起去岁冬日他们在武英阁的对话,那时修典已近尾声,王韧负责最后的校对。
他在漫长的安静后忽然问:“娘娘,你还在练魏碑吗?”
萧沁瓷一顿,答:“没有,女子或许更适合小楷。”
她的字迹时常出?现在递往门下的黄麻纸上?,百官都不陌生,王韧不该问出?这?样的话。
“小楷也好。”王韧手一抖,慢慢说,“漂亮,圆润,凡事贵在坚持。”
王韧一生自认没有什么值得称赞之处,他是个蠢笨的人,科举数十?年?不中,为官也处处树敌,唯有坚持二字铭刻于心,恰如他的名字。
萧沁瓷想起来这?些年?他的挑剔、刻薄,朝上?攻讦属他最为犀利。
最终萧沁瓷道:“多谢先生指导。”
王韧致仕的事让朝臣人人自危,似乎又想起了天子曾说过的那句“皇后只有一个,臣子却随时能换”。
于是在明成十?二年?春,在皇后的谏言下,天子罕见的下令开设恩科,选拔学子填补因正?典明晰后空出?的那些职位。朝臣们从皇帝的举动中嗅出?腥风血雨,今次恩科明面上?的理由是要?为朝廷选拔人才,但同样也是在警告朝臣。
朝堂上?看清楚皇后的地位无可动摇,便又开始另辟蹊径。
萧沁瓷居后位九年?,始终一无所出?。
这?是她的硬伤。早年?还好,此类言论掩盖在指责萧沁瓷插手朝政的声音之下,但近些年?朝上?抨击皇后无子的声音在变大?,中宫无子居然还独占天子宠爱,可见善妒。
皇后无德,便该废黜。纵然帝后情深,那也该采选良家子入宫为皇帝延绵子嗣才是。
东宫未立,国本便有动摇之危。事涉国本,逼得皇帝也不得不重视。
他们没有商议过此事。皇帝知晓萧沁瓷的想法,她不愿早早从宗室子中选出?合适的孩子培养,她还那样年?轻,往后还有几十?年?,若是东宫早立,之后难免会?积威积势,这?对她不利。
况且皇帝也正?值盛年?,还没有到需要?确立储位的时候。
他同样在朝上?驳斥了几个上?书要?他或广开后宫或早立储君的御史。
“朕尚在壮年?,诸位便要?求早立东宫,以免国祚不稳,”皇帝微微眯眼,语气清淡,“是在咒朕早死吗?”
“看来朕该给?储君腾位子了。”
话语并?不尖锐,却骇得百官纷纷白了脸,跪下请罪。
皇帝即位之初杀过的旧臣不少,只是近些年?来行事温和不少,几乎快要?让人忘记他当初是如何弑君夺位的。
朝臣们要?他择立宗室子,恰恰是戳在了皇帝最敏感的神经上?。
百官退了一步,但都等着看皇后在这?事上?的反应。
而萧沁瓷在这?事上?不发一言,她照常来往于两仪殿和千秋殿,出?自她手的政令愈发清楚明朗,便连朝臣也不得不承认皇后在这?上?面的天赋,短短数年?就能精进至此。
然而朝堂上?暗流涌动,后宫却安静得过分,让朝臣们窥见或许帝后之间也不是全无缝隙的。
因为皇帝近日都独自歇在两仪殿,不再往皇后的千秋殿去了,白日里两人倒是都在一处,但据说也没有往日的亲近。
百官一时乘胜追击,誓要?让帝后之间滋生嫌隙。
但这?其实是桩巧合。
三?月里倒了一场春寒,皇帝不知怎地,素来强健的身体反而感了风寒,他怕染给?萧沁瓷,因此这?几日都独自歇在两仪殿。
枕侧空置,让他怪不适应的,每夜翻来覆去都睡不好。
这?晚他惯常处理完政事,皇帝才喝过一副药,陆奉御说药效足,见效快,他略躺一会?儿便觉身上?捂出?了汗,吩咐宫人打热水来净身。
进来的却是个宫女,声音刻意放得柔媚。
御前有女官,但近身伺候的事皇帝只用内侍,萧沁瓷脸皮薄,多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