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1 / 2)
&esp;&esp;贞观十四年仲夏,广育长白猪的事情尚未有个定论,高昌之战却就此圆满落幕了。
&esp;&esp;高昌王鞠智盛在侯君集的利诱威逼下,终于无计可施,开门投降。
&esp;&esp;唐军光明正大入驻都城之后,鞠智盛及其子皆被俘虏。随后,侯君集在没有请示圣人的情况下,私自发配了一批无罪之人,并变本加厉,占据高昌王名下的大量宝物。
&esp;&esp;他行事从不遮掩,叫手下们看在眼中,也都忘了当初田地城李二陛下发旨责问之事。
&esp;&esp;一时之间,高昌都城的金银财宝被盗取了大半。
&esp;&esp;等到侯君集回过神来,场面早已失控,他作为带头人,也不好再治罪军中将士们。
&esp;&esp;直到这时候,侯君集也依然认为自己功勋卓越,深得帝心,不过是取用一些金银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esp;&esp;这位狂傲的兵部尚书就此带领大军,以及秦善道那数千高昌匠人们,一道踏上了回长安的路。
&esp;&esp;从高昌回长安,途行十余日。
&esp;&esp;秦善道找了几次机会想劝侯君集收手,先朝廷一步严惩军中,才能躲过一劫。
&esp;&esp;然而,侯君集打心眼里瞧不上秦家二郎,笑道:“今日若是李靖在此,有他在军中的威望,我定聆听教诲,任打任罚。可你这小子又能做些什么呢?”
&esp;&esp;秦善道闻言,扬起眉梢笑了笑,完全打消了献策的念头。
&esp;&esp;“侯尚书功名至伟,驭下有方,自然无人可以指摘。是在下冒犯了,见谅。”
&esp;&esp;回京第二日。
&esp;&esp;秦善道这小子便写信将侯君集给告了。
&esp;&esp;大理寺卿当机立断,请奏陛下暂且将侯君集关押,并亲自彻查其罪名。
&esp;&esp;李二陛下正在气头上,自然无有不允。
&esp;&esp;孟春时节,因为田地城的事儿,朕就已经下旨通批侯君集一顿,希望他引以为戒,就此打住,这样大家都好做。可侯君集呢,反而变本加厉,将朕的告诫当作耳旁风。
&esp;&esp;这是完全不将朕放在眼里啊!
&esp;&esp;李二陛下越想越不对味,甚至还特意颁了一道诏书,广告朝中官员:兵部尚书侯君集无有君臣,朕给他下大狱了。
&esp;&esp;很快,针对侯君集的罪名清算火速开展;
&esp;&esp;不过数日之间,风向就全变了。
&esp;&esp;有当年李靖对侯君集的预言,此刻,朝中大半文官武将已然站在了侯君集的对立面。
&esp;&esp;中书侍郎岑文本见状,寻到了两仪殿进言:“陛下,侯尚书说到底是从前秦王府就一路追随的功臣大将,累从征伐,与长孙司空、房相公五人论功第一。”
&esp;&esp;有此功劳,无论如何都得给一次机会才是。
&esp;&esp;不然,恐怕会叫老臣们生出旁的想法。
&esp;&esp;李二陛下听着岑文本的话,望向敞开的殿门外。
&esp;&esp;从这里看不到武德殿,当年之事他却是历历在目。
&esp;&esp;没有这些一心追随他,扶持他的老伙计们,他李世民,恐怕是活不到今日的。
&esp;&esp;想到这里,念旧的李二陛下缓缓闭目,伸手搓了搓双眼和太阳穴。
&esp;&esp;他感叹地笑一嗓子:“罢了,将侯君集私敛钱财收缴,放人归家去吧。”
&esp;&esp;“叫他好好养伤,过些日子,朕再诏他还朝。”
&esp;&esp;……
&esp;&esp;秦善道在外奔波大半年,黑了些,也一下子长高了,身形瞧着壮实挺拔许多。
&esp;&esp;这次归家,陛下特许他停留月余。
&esp;&esp;因着两番实名举报侯君集,秦琼早就不许儿子出门晃悠了。胡国公府关起门来,老老实实地装病了七八日,直到侯君集放出来,一切又恢复平静,秦善道这才得空出门透透气。
&esp;&esp;今日不巧,正在酒楼碰上了房相公、杜相公家的两位小郎君吃酒聊天。
&esp;&esp;酒到酣处,房遗爱便嘴上没个把门的了。
&esp;&esp;“听我阿耶说,晋阳公主又张罗着搞个什么养猪致富。要我说,这公主再厉害,也只是个女儿家,头发长见识短,阖不该插手家国事务。”
&es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