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赶山记 第37(2 / 2)
现这只小东西没有任何威胁,转而用脑袋拱了拱霍凌和颜祺,见他俩没反应,又用鼻子去碰颜祺搭在小黄狗脑袋上的手。
“也要我摸摸你?”
颜祺笑着拍了拍大个儿,接着问霍凌,“你觉得这狗能训出来么?”
他们养狗不单是为了看门,多一只就一份口粮。
他不确定小黄狗够不够聪明,毕竟不是从小训起来的。
“用你的话说,四蹄踏雪,哪有错的,且它有四根胡子呢。”
霍凌指了指狗下巴,颜祺惊讶道:“真的假的?”
当即看了看,仔细数了一遍,展颜道:“还真是。”
“这个岁数的狗子不如狗崽子好训,有些性子已经养成了,咱们不求它和大个儿一般样样都会,能守住院子足矣。”
他轻弹一下狗耳朵,“等带回家,你给它起个名字。”
董成材去而复返,他夫郎和他一道来的,手里端了个缺了口的碗,里面装了些水,另还有两个凉饼子,一根长麻绳。
董家夫郎先喂它喝了些水,得知霍凌和颜祺已是确定要把黄狗领去山里养,高兴道:“山里比山下好,能到处撒着欢地跑,也不缺吃的,往后就跟着你们去享福了。”
霍凌道过谢,接了饼子掰碎,和颜祺一起喂黄狗,它确实饿得厉害,低头狼吞虎咽吃起来。
这么喂了一个,剩下的一个暂时没再给,霍凌拿在手里,示意它跟着走。
黄狗左顾右盼,看样子不想离开熟悉的地方。
没办法,只好上绳子栓走。
董成材帮忙按着狗,由霍凌上手在它脖子上打了个绳结,这种绳结一旦狗子挣扎就会越扯越紧,但若寻常牵着,不会勒到脖子。
“董大哥,嫂夫郎,那我们就先回了,红果儿有了好信儿,我们再来看它。”
“好好。”
董成材连声应道:“回吧,路上小心。”
董家夫郎也挥挥手道:“有空再来家里坐!”
麻绳握在霍凌手里,黄狗起初走几步就要停下,拽着绳子不愿向前,霍凌和颜祺便耐心地等着,哄着它走路。
如此反复几次,黄狗或许意识到眼前两人是真心实意要带自己回家的,遂不再惦记董家村,乖乖地任由霍凌牵着,让它往哪里走,就往哪里走。
去时一只狗,回来两只狗,不过黄狗不似大个儿,对霍峰一家三口不熟,进了院就缩在柴屋角落,怎么叫也不出来,唯有霍凌和颜祺去的时候才会站起来摇尾巴。
颜祺给它起名黄芽儿,在家养了一夜便给领进了山。
——
山中日缓。
清晨时睁开眼,鸟鸣啁啾,夫郎在怀,哪怕知晓一日有一日的活计要做,霍凌仍觉得格外悠闲。
外面天阴阴的,但昨夜天上星星不少,应当不会下雨,只是颜祺睡前还念叨着把弄脏的被单子洗了,顺便晒一晒被褥,这下是晒不成了。
起身时身边人正好抬了下胳膊,摸到身边空下来,迷迷糊糊睁开眼。
颜祺见屋里还暗暗的,以为时辰还早,霍凌顺势让他多睡一会儿,只说自己要去茅房。
小哥儿没有怀疑,他确实困得紧。
现下他算是摸透霍凌了,但凡是从山下回到山上,第一晚定然不会老老实实睡觉,仿佛闲的那两三日就憋狠了似的。
不过非要说的话,颜祺宁愿在山上和霍凌做那事,好歹知道左右都没人,有时忍不住惹出三两声响,不至于害臊到大气不敢出。
“嘬嘬。”
不比小哥儿的困倦,霍凌简直身轻如燕。
洗漱罢便出门打水,回来烧了水后又做早食,同时不忘把两只狗都喂了。
颜祺出来时,霍凌正在教黄芽儿听指令,大个儿在旁无聊地溜达。
“坐。”
霍凌指着黄芽儿,见它成功坐下,打了个响指,给它嘴里丢了个小指头肚大的肉丁,只够尝个味,吃是吃不饱的。
山上肉易得,一只林鼠切出来的肉丁够训好几次。
诸如“站起”“坐下”都是最简单的命令,慢慢教才知道能学会多少。
一般的狗和大个儿是不能比,大个儿聪明得快成精了,什么人话都听得懂,与其说是狗,不如说是个七八岁的孩子。
“它还挺机灵的,这么快就学会了。”
颜祺端了个杯子在院子里站着刷牙,瞅见霍凌丢了个树枝出去,让黄芽儿捡回来。
黄芽儿在树枝丢出去的瞬间就已拧过身子,看清楚方向后大步跑出。
唯一比大个儿差一点的地方在于,大个儿每次都能在树枝落地前跃起叼住,黄芽儿只会在树枝落地后捡起送回来,不过也不错了。
“好狗。”
霍凌丢给它一个肉丁,看大个儿在旁眼巴巴的,也丢了根树枝让大个儿去捡,回来后照样给了奖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