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四时赶山记 第71(2 / 2)

加入书签

一旦长了就难好,年年冬日里都要发作。

霍凌遂找出去年冬天剩下的獾子油,抠出一点给他用。

“今年我再炼些新的,不过都说老油比新油好用。”

他道:“回头货郎进村,或是咱俩去镇上时,记得买个那种装胭脂的小瓷罐子,装些獾子油进去,随身带着,从外面进屋后赶紧抹上。”

獾子油一入冬就凝固了,和猪油一样变成白色的膏脂,只能放在广口的瓶瓶罐罐里。

颜祺颔首答应,看着霍凌把獾子油细心涂抹在手背上,那是他之前告诉过对方的,生冻疮的地方。

“现在下雪了,货郎是不是也来的少了?”

“一个月能来一回就不错,咱们村还是太偏了。”

他想幸好今年家里有牛车了,去镇上容易,可以一次多买点东西回来。

——

隔日到了董成材家,小坐半晌后,霍凌和颜祺被引着去看红果儿和它的孩子,七只小狗,董家和霍家一样,留了一只和家里大狗长得一样的。

算上霍凌他们挑走的两只,尚余四只,都许给了同村的人家,已经有两只被接走了。

“现在抱狗崽子,红果儿乐意么?”

霍凌在狗窝旁蹲下来,暂时没伸手,只是看。

小狗都断奶了,红果儿只是趴在一旁,把下巴垫在狗爪子上休息。

“估计是带孩子带累了,现在也乐意了,不过你带走的时候,它会跟出去看,先前那两只它都跟着人家去家门口了,估计是去认门的。”

董成材有些发愁道:“我还担心一会儿它非要跟着你们回村里,那可怎么办。”

董成材的儿子在旁边开口道:“如果它非要跟着,我就牵着它去一趟下山村,两个崽子呢,它看见了就没心事了。”

对此霍凌和颜祺倒是没什么意见,董成材叹口气,摆摆手道:“先看看再说。”

说罢迈步上前,拎出一只四蹄踏雪的小黑狗和几乎通体纯色的小白狗。

红果儿起初还没什么反应,见他拎狗崽子,“蹭”地一下站了起来。

“红果儿,别担心,它俩跟着我们回去享福了。”

霍凌指着两只狗跟红果儿说话,一板一眼的,仿佛那是个人,不是只狗。

“这个叫馒头,我大哥养在山下家里看门,这个叫黑豆儿,跟着我俩进白龙山赶山。”

黑豆是昨天晚上颜祺想出的名字,还是霍英给了他灵感,既然都是一窝的,那不如都叫个吃食的名字。

两个名字惹得董家人也笑了半晌。

红果儿也不知听没听懂,在霍凌和颜祺一人一个揣着小狗要走时,它依旧跟了上来。

被拴在董家门口旁大树下的大个儿,见了它扯着嗓子叫起来。

红果儿不甘示弱,也回头汪汪叫。

“哎呦,那是你孩子它爹,这就不认识了?”

董家夫郎摸了一把红果儿的脑袋说道。

但两只狗的敌意不大,叫的那两嗓子更像是例行公事,毕竟大个儿进了红果儿的地盘,不好太嚣张。

预备回去时,两家人都盯着红果儿,看它会不会跟上。

不过最终红果儿只把他们送到了村口,董成材父子俩跟了上来,冲霍凌和颜祺挥手作别。

“有空再来家里坐坐!”

“知道了叔,你们回吧!”

雪停了两天,村路上经常有行人和牛车、驴车经过,压出一条没有积雪的土路。

霍凌和颜祺怀里趴着热乎乎的狗崽子,一点也不觉得冷。

“红果儿把崽子奶得真好,你看这一身肉,捏着软乎乎的。”

颜祺好久没抱过小狗了,高兴得很,还用鼻子蹭小狗背上的细毛。

霍凌那边的是黑豆,比起馒头要调皮一些,一直在乱拱,为防止它掉下去摔在地上,霍凌走两步就要把它的脑袋往回按一次。

大个儿也对两只小狗很好奇,原本在村路上行走,它定是要远远走在前面的,今天却一直贴着两人的腿,一会儿绕到左边,一会儿绕到右边。

反过来,奶狗觉多,也没什么警惕心,对地上的大个儿毫无兴趣,走过半程不再瞎折腾,低头一看,原是已经睡着了。

到家后进了新地方,周遭都是新气味,才后知后觉地慌张起来,满地乱跑,嘤嘤直叫。

霍英一把捞起小白狗放在膝盖上,“馒头,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啦。”

另一只黑豆儿还在地上,大个儿凑上来用鼻子闻,它慌不择路,一下撞到大个儿的腿上。

“嗷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