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3章(2 / 2)

加入书签

的名字,如今却像是索命的恶鬼般爬出棺椁,顶着那张被冻死的灰蓝面容,似笑非笑地,重新站在了昭帝面前。

紧接着,那股恐惧便化作杀意。

昭帝原已收回的长剑又一次指向穆暄玑。

今日之事本是福王先发制人诬陷南溟使臣挑起,眼下所有罪证都表明这一切是福王在幕后操手,接下来只需待昭帝惩处肃清完余党,瑞王便能顺利跻身朝中新贵,戚暮山也能全身而退。

可他要是退了,穆暄玑该怎么办?阿妮苏怎么办?还留在驿馆的黑骑与禁军怎么办?

昭帝已全然知晓真相,也如他所料,昭溟一战避无可避。

戚暮山虽尽力为使团争取了机会,但坏就坏在他没想到福王其实早就知晓穆暄玑的身份,他再怎么解释都说不清穆暄玑究竟有多少心思。

恍惚间,他似乎听见穆暄玑朦朦胧胧的声音:“暮山,你会恨我吗?”

昭帝举剑对准穆暄玑的胸膛,森然道:“朕最后问一遍,你,是不是穆九?”

大昭立国以来从未有过当堂诛杀臣子的记载,更不用说杀的还是外邦臣子,一旦昭帝动手,两国便是彻底决裂,烽烟再起、生灵涂炭。

堂下众臣不敢言,可想见两国又要流尽多少血,又有多少家破人亡。

然而未及穆暄玑开口,一道绯衣身影突然截住剑刃,硬生生调转剑峰对着自己肩膀刺了进去。

“陛下……臣求你了……”戚暮山沙哑道。

宫卫们立刻七手八脚死命按住穆暄玑,好几次差点脱手。

穆暄玑剧烈挣扎着,嘴里不断重复着同一句南溟语,像一头终于凶性毕露,准备寻仇的豹子。

不过昭帝顾不上后边的穆暄玑,迅速收手,抽出插进戚暮山肩膀里的剑,厉声道:“你是铁了心要与朕作对吗?!”

戚暮山捂住伤口,分不清是血液殷红还是绯衣鲜红,夹杂着咳嗽声说:“臣不敢……但是少主救过微臣的命,陛下也救过微臣的命……君恩已还,情义也要报。”

许是随着戚暮山每一声低咳汩汩冒血的伤口,又许是那张与岁安郡主相似的脸庞,昭帝深呼吸了片刻,收敛怒容,转而问一旁战战兢兢的萧衡:“他在嘀咕什么呢?”

萧衡听着穆暄玑的咒骂,在心里默默擦了把汗,庆幸昭帝不通南溟语,便看了眼戚暮山,说:“他在求陛下放过戚侯爷。”

“……当真?”

“千真万确,陛下。”

萧衡低垂脑袋,默念数遍应该听不懂吧……应该、吧?

昭帝又审视了穆暄玑一阵,终于消怒缓和,众人不禁松了口气。

这时瑞王上前道:“皇叔,荒年尚未挺过,各地百姓吃不饱饭,倘若现在再起战端,百姓们恐怕无力承受这无妄之灾。”

瑞王说似无心,却正戳昭帝痛处。昭帝的皇位是杀上来的,因而新帝登基伊始便裁减冗兵、削扣军支,乃至收释兵权。

换作十多年前闹出这档子事,昭国军次日就能兵临城下,然而时过境迁,军心低迷不说,百姓打仗的意愿也不高。

殿外的北风乍止,天逐渐明朗起来。

大臣们已记不得今日朝会是如何从商议国库新策演变为讨伐福王通敌叛国的,只清楚最后昭帝下旨削去福王宗亲身籍打入天牢,由大理寺、刑部、御林军共同查抄王府准备进一步列罪。

而与之勾结的南溟国使团,则被勒令软禁在驿馆内,无召不得出入,也禁止有鸿胪寺以外的人踏入。

最后一条是单说给谁的,众人都心知肚明。

至于走私到南溟的那大批黑硝,是要不回来了。昭帝当机立断下令严查近日万平进出人员,并封锁西部边防,以防墨如谭败露的风声走漏去南溟。

-

太医院。

闻非听闻戚暮山被步舆抬过来时吓了一跳,看他的眼神愈发古怪,圣上对靖安侯这般恩宠实在是……啧啧。

然而一瞧见他衣领暗红就立马不淡定了,再得知竟是昭帝捅的,赶紧叫了一帮人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